• 注册
  • 问答 问答 关注:22 内容:399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不红的网红

    主题:IP变现,模式上如何创新?

    逗拍是一个搞笑视频制作工具,产品两次进入APP STORE总榜第一,最高峰时一天有100多万的新增用户。目前在越南和印尼数据也还不错。逗拍是在2014年底上线,现在已经有接近4000万的用户了。目前逗拍也在尝试新的玩法,最近也在考虑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。

    2015年8月获创新工场1000万A轮融资。

    文化内容的视频红利

    视频已经到了可以享受红利的时候,原来享受到的只是用户的红利,并没有商业的红利。现在通过数据可以发现,微信用户看视频的变多了,最近很火的应用也都是视频类的。如果做文化内容,一定要想办法跟视频结合在一起。通过视频做营销的是一种很好的方式,视频和商业的结合也非常紧密。网络红人视频卖货,而且卖得很好。做文化创业一定要想好怎么享受这波红利。

    还有一些草根用户的需求。创新工场有投暴走漫画,他们做的很多东西特别屌丝,效果也非常好。我原来认为这些人没有付费能力,但后来发现他们的付费意愿比白领更强。创业者需要打入到最底层的东西。在中国绝大部分人还是屌丝,他们对视频的接受能力非常强,看视频和看图片的感受完全不一样,他们用微信看视频、发语音,有消费能力,但是他们不知道买什么好。

    所以,文化娱乐不一定要靠接广告、做大电影、游戏来创业。广告可能挣一点小钱,游戏要成功的话必须是很大的IP,能做大电影的IP一年就几个。所有内容创业可以要考虑怎么商业能更好的结合。

    变现模式的创新

    原来只有大IP才有变现的机会。如今变现模式创新就是怎么帮助小的IP来变现。如果有一个项目在平台里可以帮几个小IP、小内容做变现,那它肯定有非常大的市场。不要被某些投资人洗脑了,觉得一定要先做用户或者如何。如果一开始免费,到后面卖产品的话,用户不一定会认可。他们会认为“我开始那么爱你,你现在居然卖货了”。粉丝经济中很核心的一点是粉丝的真正认可,销售是很正常的事情,千万不要看不起卖货的网红。粉丝就是通过买货来和他互动。通过卖货来给他点赞。

    内容的机会&平台的危机

    很多商业的变化是基于文化内容产生的,原来卖产品靠媒体、电视、报纸、权威机构,而接下来要靠优质内容来获取商品的信息,商品要靠内容来提升价值。怎么让内容和商业更好的结合,这是内容的机会。现在有非常多的平台都在讲IP,那么内容的机会来了。网红的估值比平台还高,所以做内容未来可能比更平台值钱。如果这个阶段还想去做内容平台,可能要想清楚怎么去做或者做一个更垂直的领域。在垂直领域里面深耕细作,或者去做大公司不会做的地方,这样在抢内容的时候不会花很多钱。

    直播&网红

    直播是未来非常大的趋势,图片、视频、直播会成为标配,如果再去做直播就要有特色。我们没有去做直播的原因是考虑到如果当时我们做互动的东西,那巨头肯定会做。小公司在做大的过程中,巨头肯定会切入进来,如果没有闪电的速度,那只能被拍死在沙滩上。

    网红不是想象中的爱唱歌的红人,下一步我们买什么东西、花什么钱都需要作为意见领袖的网红来引领。绝大部分人对于消费其实还是不知道该买什么,这时非常需要一些意见领袖来引导我们。我们现在关注他们,喜欢他们,跟随他们去消费。消费升级最主要的是引导消费,教人们怎么花钱,怎么享受。在县级城市有个现象,很多人他们不愁钱,但他们的消费理念和观点有待提高,他不太清楚什么东西是好的,比如说什么东西最好吃、什么东西最好用,需要网红去引导。做内容创业的不一定要做一个很大的平台,通过意见领袖来卖产品可能是2016年非常重要的机会。

    次元仓创始人 钱勇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主题:“网红经济”是否能够逆周期长行?

    次元仓是二次元周边垂直电商平台,包括动漫周边、游戏周边、cosplay、古风仓、漫展票务、主题仓、闪购仓等板块。2015年12月,次元仓获1800万人民币A轮融资。

    泛文娱创业大热背后

    2015年作为新文化娱乐、IP、二次元的各种大年,互联网文娱创业项目层出不穷。市场在狂热之余也出现了一些隐忧:

    “网红经济”是否能够逆周期长行?网红的核心是出现一个新形式,其不仅仅是一个偶像,可能还是一个群体代言人。独立的领域有独立的需求,不管在什么领域,不管经济情况如何,人类的这个需求是一直存在的。中国面对经济转型的阶段,中产阶级不断上升带动了经济的消费和经济需求,所以它本身就是必然的产物。

    90后、95后是否能够支撑足够的市场空间? 90后、95后这一批互联网原住民已经开始有消费能力了。举个例子来说明,趣分期和分期乐业绩涨的非常快,这些人习惯用他们的产品,等到去社会上有购买力之后自然会选择他们。第二个,这些用户虽然消费能力没有那么强,但同样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,他们的钱是拿来玩的。如果认可这些增量,空间绝对是足够大的。

    文娱创业项目应该深挖还是注重广度?我更偏重于深挖。为什么巨头笼罩之下依然要创造自己的价值?中国的创业机会在BAT发展之下很困难,如果要做有价值的事情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次元仓目前做电商已经不局限于普通的二次元,更像是做泛二次元,我们把普通生活用品,比如说雨伞和衣服跟文化相结合,这可能就会有高的频次。我觉得创业最大成功的地方是要有创新力,而不是跟风,核心是看人怎么做这个事情。

    次元仓是最懂二次元的人,包括团队本身就是用户,团队里还有很多95后的研究人员,所以懂用户内心的需求和特点是很关键的。

    仍在思考的几个问题

    为什么二次元会火,二次元的用户是什么?

    关注二次元的人通常是在三次元中有很多现象得不到满足,所以需要在二次元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。等95后和90后再成熟一点,未来的社会价值将更不一样,当很多宅男和腐女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时候结构又不一样。

    文化娱乐非常火,包括现在还有很火的游戏剑网三,这些人在三次元的需求是什么?

    现在的95后有零花钱很容易,但是这些人走向社会有收入了,消费行为会不会改变?

    麦格尼菲传媒CEO 李苗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主题:牛逼的IP长什么样?

    麦格尼菲传媒是专业的互联网内容出品、发行和营销公司,致力于做专业的年轻人娱乐内容供应平台,打造中国NO.1娱乐IP孵化器。2015年1月获数百万天使轮融资。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上图是麦格尼菲的一个IP作品,迷你情景搞笑短剧《有梗》,目前已经做了30多集,我们还有吐槽脱口秀《女王驾到》做了80多集。麦格尼菲实际上是互联网的出品方、发行方和营销方。

    这是一个全民造梗、人人爱梗的时代。你会在微信里面发表情来传递心情,你也会去吐槽一些新闻,这些行为证明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逗逼,只是也许可能还没有被挖掘到。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很多人认为娱乐内容是红海,我并不认为是这样。为什么呢?内容这个行业永远都需要创新。就好像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电影,为什么你还走进电影院买电影票呢?因为我们是有需求的。像万万没想到、暴走漫画、有梗还有PAPI酱,这几年不断出现了很多娱乐IP,为什么还不断有人出来做这个事情?因为拯救众人的不开心,始终是一门大生意。

    现在逗比产业价值连城,内容的制作者通过播出平台链接用户,接触到粉丝,投资人会注入资金和资源,支撑内容制作者发展业务,变现则通过广告植入、商业衍生、电商、演出等。

    牛逼的IP长什么样呢?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像美国的《行尸走肉》就是发展非常完善的IP,做了漫画IP、各种衍生系列,甚至主题公园,并且通过游戏变现。这才是真正火爆的牛逼的IP,有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。

    中国:网络小说IP被大财团垄断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最近很火热的IP大部分是之前的内容,比如说《太子妃升职记》、《步步惊心》、《花千骨》、《盗墓笔记》,但是大家有钱买这些IP吗?尤其是内容初创团队,没有,所以我们可能在初始阶段要自己来研发,做纯网生内容IP。

    创业者杀出重围的必备技能

    1、内容的创造能力,也就是原创IP实力。

    2、经营粉丝的能力,即内容运营能力。

    3、内容发行能力,即挖掘渠道的能力。

    4、内容营销能力,即商业变现的能力。

    内容创业小团队普遍遇到的问题

    制作:前期创作方向题材?制作成本?

    运营:如何持续与粉丝互动?人气如何保持?

    推广:如何检测数据?如何与平台对接?获得更多推广资源?

    营销:广告如何变现?获得与广告主议价的机会?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麦格尼菲传媒为什么定位娱乐IP孵化?从自身出品节目开始,到发行、营销再到投资内容小团队,走完整个产业必要的每个环节,视频平台出身团队优势在于知道怎么去培育IP、如何去原生IP。我们希望与有才艺的内容创作者一起持续研发作品,并有机会杀出重围,并在过程中逐步实现广告植入、商业衍生、电商、演出、大电影等模式变现。

    悦动圈联合创始人 况海斌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主题:悦动圈如何布局中国体育产业?

    悦动圈是一个运动社区O2O平台,除了针对跑步、骑行、步行等运动基于 GPS 工具进行记步,还推出了运动用品商城和场地预定服务。2015年8月获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,2015年11月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。

    市场痛点:用户运动习惯难养成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大家其实都觉得健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也都有运动的意愿,但是都坚持不下来。从数据上看,90%的疾病源于运动比较少,90%的人有运动意愿却没有坚持运动。悦动圈就是希望这90%有运动意愿的人运动起来,形成好的习惯。

    解决方案:游戏化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为什么大家都去做游戏?因为大家觉得有成就感。悦动圈的产品里面设置了打怪升级和红包达标赛,来悦动圈你跑步还送钱,连续两年只要你每天跑步,每天都会有红包。这是悦动圈鼓励用户养成打怪升级的概念,你一直在升级,一直在跑。这里重新定义了一分钱的意义,非常不容易,跑了五公里才拿到一分钱红包。

    另外还有团队国战、团队赛、个人赛。有一个比较经典的比赛叫印花赛,团队中每一个人互相监督,假如因为某一个人的原因导致比赛失败,你会有愧疚感,你会觉得对不起团队。悦动圈有一个印花赛,只要不完成一周三次、每次三公里的比赛,其他团队的成员每天会给你打电话催你,即使半夜十二点也会叫你起床跑步。

    悦动圈的布局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中国体育市场的巨大空间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2014年我们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0.61%,2015年是0.64%,跟发达国家来比有非常大的差距。美国体育产业占GDP的2.6%,所以在国内这个领域也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增长空间。

    IP大热背后,还有哪些机会和挑战?

    可以通过上图的数据,看到中美体育产业结构对比,我们国家79%来自于体育用品、服装、设备、装备,在美国30%是体育用品,剩下的57%是体育服务业,但是我们国家体育服务业只有18%,这一块也是我们悦动圈后续要持续发力的地方。

   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,已经明确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平方米,目前是1.2平方米。国家已经把这个事情放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。所以说,我们觉得体育产业确实在国家层面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向。

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
    WordPress后台-外观-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

  • 任务
  • 发布
  • 背景
  • 底部
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
    Copyright 2016 - 2022 - 续写这作 - 版权所有 - 网站地图 续写网